八个步骤教你自学FMEA

#FMEA工具 #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

在制药行业中,法规要求采用结合风险的方法(例如ICH Q9),其中效果和成本方面是两个主要的挑战。


而FMEA(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)方法通常用于识别潜在的薄弱点并减少可能出现的错误,但这也存在一些劣势:

  • 对可能的错误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时比较复杂

  • 经常需要大量的专家团队参与

  • 在识别风险中,专家组头脑风暴环节成本比较高

  • 对某个范围过多或不足的关注导致结果不正确或失真

  • 高估了罕见事件的影响【例如,核事故造成的放射性污染(福岛)】

  • 流程持续性的优化和变更,导致其有效期短


除了经典的FMEA方法外,Spengler先生和Juhnke先生还提出了一种优化方法可供选择使用:

  • 专注于错误的分析而不必了解其原因

  • 仅对不能接受、有实际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

  • 只需要小型的团队:节省资源

  • 通过对QA体系的持续更新和对实际数据的分析,实现自我学习型系统

  • 使用常规的电子表格即可


这种模块化方法包含八个步骤:

1. 第一步

检查基本要求的满足,例如至少有一个产品,以及至少有工艺描述。


2. 第二步

建立第一份文件 -- 工艺危害清单,列举可能由工艺引起的以及会危及患者的产品缺陷。来源可以是常见差错和偏差。对于每种危害,定义严重性1-10级,如生产工艺是如何危害到患者(评估损害的程度);另外,对每个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定义为1 – 10级。然后,基于DIN EN ISO 13485对两者受影响的变量进行的评估,尽量采用实际数据,比如参考相似的产品和厂房,以及从内控的数据和发生的偏差数据。


3. 第三步

建立第二个文件 -- 工艺步骤列表,一个包含相应子步骤中的全部工艺的列表。


4. 第四步

建立一个系统交叉矩阵,结合分析各个工艺步骤与工艺危害。


5. 第五步

在预评估中剔除不合理的组合,并评估在相应工艺步骤中危害事件被检测到的可能性,可基于DIN EN ISO 13485。在预评估完成后,计算产品的严重性、发生的概率和危害事件的可检测性的风险优先等级(RPN)。


6. 第六步

在接下来的主评估中由一个小型专家组确定RPN的三个部分:绿色—无需采取任何措施;黄色—必须经过专家组讨论可能的措施减少风险;红色——需要采取措施来将风险最小化。


7. 第七步

若主评估确定需要采取最小化风险的措施需定义具体内容,例如,工艺设计变更或在验证中检查。然后再重新评估风险。


8. 第八步

这种FMEA方法是动态的、自我学习型的系统,需要定期检查。例如,检查危害列表是否是最新的。这些假设,特别是假设事件发生的频率,将由真实数据来核实(例如年度报告)。


通过这八步骤,就可得到一个专注于错误风险分析,并能避开传统FMEAs缺点的自我学习型FMEA方法。


下图列举了一个胶囊填充工艺的3个工艺危害步骤。您也可以在Spengler先生和Juhnke先生的出版物中获取关于此方法的详细信息。



文章由Merck KGaA公司的Felix Tobias Kern博士著作,在德国GMP-VERLAG Peither出版社出品,gempex China德恩已获官方授权翻译及发布原文,转载请注明来源或出处。

分享